查看原文
其他

在人头攒动的剧场中 你站起来么?

成长视角 视角学社 2021-01-13

作者:David


在人头攒动的剧场中,当前排观众也站起来、后排观众也站起来时,你要是继续坐着,你就是那个看不到表演的人。

 

以上这种情绪,是教育领域经常渲染的一种情绪:焦虑、竞争、无可奈何。

 

前阵子,《三十而已》热播 。我虽然没看剧,但是看了很多公众号就此热点写的文章。不得不说,这些看似缓解焦虑、实则加重焦虑的文章,写得是有道理的。顾佳愿意放下尊严、赤脚陪王太太下楼,为了给孩子一个私立名校幼儿园的席位。这情节之所以有观众愿意看、有作者愿意在其上大做文章,正是因为顾佳的心态就是国际教育领域家长普遍的心态:为了孩子,一些本以为是原则性的、不可触犯东西,变成了可以也应当克服的小情绪。

 

寸土寸金地段的豪宅、一年上百万烟花赞助费、放下尊严躬身求人换来的顶尖私立幼儿园,它真的值得么?然而,当前后左右的家长都纷纷将孩子送到这种幼儿园,作为一名家长,还敢不这么选择么?

 

如果说左右和侧方的观众站起来还无所谓,那么前方的观众站起来就是另一码事了:《三十而已》这部剧中一个重要的元素,就是它理论上描绘的是上海名媛圈,是一个高于绝大多数其观众所处层次的群体。“铂金包”的象征意义高于其本身的价值,而“背着铂金包的家长挤破头送孩子进最好的贵族学校”这种渲染效果也比“拎着补习机构的书袋子送孩子上补习班”更强烈。当前面的观众 -- 一些原本视野就更好的人 -- 也站起来、踮起脚尖时,对后面观众的影响是决定性的。

 

于是乎,后面的观众不能不焦虑:似乎再不焦虑,孩子就前无进路、后无退路、旁有竞争对手。怎么办?站起来!不能佛家长,就要鸡娃。

 

然而站起来,就能看到表演么?戴上金箍,就能取那真经么?

 

前几天,一篇名为《中产孩子兴趣班鄙视链:马术第一,钢琴只能排最后?》的文章穿透国际教育界绝大多数公众号,形成了现象级的刷屏。


中产阶级兴趣班鄙视链

 

文章原作者起这个标题,是有哭笑不得、调侃的意思,但是这个标题确实击中了所有国际教育界的爆点。文中用了很多“4个小时、4杯咖啡、4.0GPA“(我很确定我没有见到一个正常人类可以做到4个小时睡眠)之类的老梗,但仍然不影响它成为爆款。

 

但文中一点让我比较担心的问题是:它定义中产家庭为年收入10-50万(或以上)的家庭,但同时竟然鼓励这些家庭的孩子学马术。看到这里我都怀疑这是不是个马术俱乐部的植入广告,准备开始吃下沉市场。

 

正如我不认为高中生应该一天睡4个小时,我也不认为一个仍然以年收入来自我定位的家庭应该学马术。以这种姿势骑上小白龙马,是取不到真经的。当被问道“为何要送孩子学马术”,一位家长的回答竟然是:马术圈子很小,能轻松地帮孩子筛选到高阶层的朋友,自动屏蔽屌丝同学的骚扰。

 

且不论一个中产孩子在马术俱乐部里会不会直接被“高阶层的朋友”们屏蔽,就仅仅是这种回答本身就非常耐人寻味。从小就传递给孩子这种饱含势利眼和不平等的价值观,很难想象孩子如何未来能够不急功近利、不功利势利。

 

推荐给大家一本书,叫做《特权》,作者Shamus Khan是顶尖美高圣保罗中学(St. Paul's School)的老师,曾经也就读于这所精英高中。他观察到的一点是:学校里那些来自中产及以下家庭、凭借个人录取进来的学生,在社交上有一种非常不自然的功利心态:他们倾向于只和来自精英家庭的同学交往,而回避与校内的清洁工、厨师等工作人员打招呼。而相反,那些来自精英家庭的学生,在社交上则随心所欲很多,与各个层次的同学、老师都谈笑风生。这两个人群,谁更广泛受人欢迎、更具有领导力,不言自明。


《特权》


格罗顿中学(Groton School)的招生官曾经表示,没有任何一种技能能够确保一个申请人被格罗顿录取,无论这个技能多么“高大上”:马术也好,冰球也罢。但具有十足的幽默感、情商、以及随之而来的领导力,则是顶尖寄宿高中无法拒绝的特质。这种特质,来自于深入骨髓的自信和开怀,是一种敢于安坐于拥挤的剧场中的不卑不亢。

 

翻阅过去,这半年来各大爆款文章,无一不鼓励“大家都站起来”这样一种军备竞赛的氛围,然而每年顶尖美高、顶尖美本的录取人数是固定的。且不说参与军备竞赛是不是一个帮助录取的因素,即使它是,那么在这么一个内卷的市场里,能够胜出的仍然是那么一小撮人。而为了这样一种焦虑情绪,去跟风站起来、踮起脚尖,真的合理么?


格罗顿中学


短期来讲,它也许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。但是长期来讲,它是急功近利的。我们看到各类国际教育文章宣传“花最多的钱”、“去最好的国际学校”、“学最贵族的体育和兴趣班”,但我们唯一没看到的,就是学习本身。

 

我们上一次看到“学习”类的文章是什么时候?孩子上一次读一本书 -- 不是刷托福题、不是做ssat真题、也不是备考AP,而是真真正正地读一本书,是什么时候?

 

我们传递给孩子的急功近利心态,已经促成了一条本不应该存在的产业链:托福辅导、sat培训、各类“背景提升”项目。SAT本是一种思维能力考试,本无“准备”不“准备”一说,也无捷径窍门可走。最好的准备SAT的方法,就是平时多读书、多思考。然而,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到最后花上万、甚至十余万去上各类许诺能够“找技巧”、“速成”的辅导班,而不会选择在之前时间充裕时多读书、多积累:同样的阅读材料,难道出现在机构的“SAT真题”阅读文章中就比在原汁原味的书籍中更有用么?

 

正是这种心态,让我们的下一代用最短的时间进最好的大学,学金融、计算机等变现最快的专业,毕业挤破头进入大厂大平台,用生命为资本家打一份光鲜亮丽的工,结婚生孩子,让孩子再加入到这个已经无比内卷的教育赛道上,再重复以上过程。在拥挤的剧场中,我们是站起来了,但同时我们再也坐不下去了。

 

任何一种教育体系,都隐含了一种道德目的:它想培养属于某种类型、具有某种气质、持有某种理念的人。溯其根本,教育与政治理念、政治体制是分不开的。古中国的儒家教育培养忠诚的文人贵族男子,古斯巴达培养勇敢的贵族战士,基督教培养虔诚的信徒,普鲁士式教育培养有能力、尽职的职员,自由民主培养有独立思想、有能力参与民主决策的公民。

 

美国的顶尖大学,有意识或无意识地,一直有这种“培养有独立思想、有能力参与民主决策”的博雅理念。在顶尖高校的录取上,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个趋势:申请人文社科的国际生,录取难度远低于申请计算机、商科、工程等职业类专业的学生。很多顶尖高校在本科阶段根本不开设职业化的专业。然而,我很确信绝大多数的留学生在心底就不接受这种教育目的。申请时将专业填为文学、历史、哲学等博雅科目,一入学就跟随大潮转为商科、计算机和工程。这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套路,甚至都不值得赞许或谴责 -- 它已经成为再正常不过的日常。我们眼中的留学,它的道德目的叫做“精致的利己主义”。

 

然而,我们错过的,远比我们得到的要多。任何一个能够进到顶尖高校的学生,内心都有一种自然的求知欲。这种求知欲寻求的不仅仅是知识,它比知识要高远的多:它寻找的是 “意义”。寻求意义的欲望和温饱、繁衍一样,是人这种求知者最本质的欲望之一。然而,我们自愿放弃了名为”大学“的一次寻求意义的绝佳机会,而是选择了提前且毫无准备地加入这个”受教育-求职-生子-下一代受教育“的循环。 在这个内卷的剧场里,我们是站起来了,但是然后呢?我们要看什么表演?


寻求意义的欲望和温饱、繁衍一样,是人这种求知者最本质的欲望之一

 

我们太急于求成,我们太害怕看不到表演,所以我们失去了坐着的权利。站起来,踮起脚尖,我们传递给下一代一种挣脱不掉的功利主义,而正是这种功利主义,让大家都失去了坐着的权利。当整个剧场的人都站起来,不仅没有人能看到舞台上的表演,也没有人能看到自己内心的表演。

 

于是我们奋力向前,力争跑得比别人、比昨天的自己跑得快那么一点点,最终在人生的圆形赛道上,没能跑赢自己的目光。


相关阅读:

互联网时代,教育领域的中产焦虑为何愈演愈烈?

孩子上不了名校就毁一生?其实中国父母的焦虑都是自找的

北大教授:谁是中国教育真正的敌人?



作者:David,美高毕业生、芝加哥大学2024届,后浪课堂创始人。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,版权归属作者所有。


喜欢本文?欢迎关注/置顶/点赞/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: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